随着夏季到来和欧洲杯开赛,啤酒市场逐渐进入消费旺季,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的市场竞争再次打响。近年来,国内啤酒品牌纷纷试水中高端产品,进口啤酒则不断通过压低售价争夺市场。
但总体看,消费者对啤酒的兴趣似乎一路走低。数据显示,自从中国啤酒产销量在2013年达到5000万千升的峰值后就一直呈下降趋势。面对个性化、健康化的消费新趋势,啤酒行业也加快了转型步伐,以精酿啤酒为代表的高端品类正迎来快速增长。
市场两极分化延续
欧洲杯开赛以来,在北京工作的球迷小张每到周末就约着朋友一起看球,“熬夜看球可少不了冰镇啤酒。”小张说,自己趁着“618”促销屯了三箱啤酒,有国产的乌苏啤酒和进口的嘉士伯、喜力。“价格没差很多,最近两年感觉进口啤酒越来越便宜,国产的越来越贵了。”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超市发、物美等超市最近都在进行啤酒促销。目前超市里的啤酒单品多达几十种,玻璃瓶装、易拉罐装和大容量桶装产品都有,品牌则囊括燕京、青岛、雪花等国产品牌和来自德国、墨西哥、比利时、日本等国家的进口啤酒。与过去人们印象中“进口的贵、国产的便宜”不同的是,二者售价并不悬殊,许多国产啤酒售价甚至超过同类进口产品。
实际上,啤酒市场的价格战已经打了几年。来自德国、墨西哥、比利时、日本等产地的进口啤酒普遍放低身段吸引消费者,而国产啤酒售价却一路走高。雪花、青岛、燕京等啤酒品牌甚至在2018年启动了集体涨价。
与此同时,商超渠道也在不断推出自有啤酒品牌,同样以高端化和性价比两条路线为主。今年夏天,盒马上架自有精酿啤酒“精酿原浆鲜啤酒”,有印度淡色艾尔和德式小麦两种口味,每瓶净含量1升,售价分别为24.9元和19.8元。便利蜂则推出自有啤酒“蜂惠选啤酒”,每罐净含量500毫升,售价仅2.4元。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啤酒市场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中低端品牌比拼销量,高端品牌塑造形象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国产精酿快速升温
作为啤酒高端品类的代表,精酿啤酒近年来逐渐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整体市场以40%的复合增长率逆势上扬。
根据美国酿造者协会的标准,精酿啤酒为年产量小于600万桶的小型酿酒厂产品,啤酒风味坚持从传统的或者创新的原料与发酵工艺中获得。不难看出,与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啤酒相比,精酿啤酒的个性化口味正契合了年轻人对品质消费的需求。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不仅吸引高大师、牛啤堂、东湖、新梅河精酿、酒花儿等新品牌入局,工业啤酒巨头同样也通过高端化转型纷纷加入精酿啤酒赛道。
去年夏天,青岛啤酒推出“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系列艺术酿造新品,高端精酿系列产品在2020年累计销量中占比达到23%;2019年夏天,燕京啤酒发布高端产品燕京U8小度酒,并快速受到市场认可。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燕京U8已经实现去年全年的销量。
天眼查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里,国内精酿啤酒相关企业均以每年超过千家的速度增长,2021年上半年又新增超过500家。华润啤酒则通过收购喜力中国业务拿到喜力旗下多个高端啤酒品牌,珠江啤酒也推出了IPA、皮尔森等品类的高端精酿啤酒产品。
上周,燕京啤酒再次推出全新单品燕京V10精酿白啤,定位中高端市场。记者注意到,燕京V10已于几天前上线燕京啤酒淘宝官方旗舰店,单瓶售价在8元出头,目前已经销量过千。
“消费心理不可忽略。”酒业分析师王刚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市场,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造成一定影响,一部分受众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转向保守的价值消费,另一部分人则在疫情之后,开始“及时娱乐、对自己更好一点”的报复式消费。“这也将为高端啤酒产品的爆发创造契机。”
啤酒行业迎高质量发展
在网红精酿啤酒的带动下,年轻人对啤酒的兴趣开始回升。尤其欧洲杯开赛以来,各种喝着网红啤酒看球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认为,消费升级带来消费结构转型,促动啤酒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加速转变。“啤酒消费正在从价格到品质、从大众化到个性化、从社交分享到个人享受、从豪饮到自酌等多个层面发生根本转变。”何勇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啤酒产销量完成3411.1万千升,比2013年的5000多万千升降了三成多。但在2018年至2020年间,我国啤酒市场利润总额不断上涨。2018年啤酒行业利润总额为121.9亿元,增速达5.6%;2020年即便受疫情影响,啤酒行业利润仍实现正增长,利润达到133.9亿元,增速为0.5%。
目前,我国高端啤酒消费市场份额在行业内占比不足2%。何勇预测,未来3至5年内,这一占比将跃升至15%至20%。但在啤酒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精酿啤酒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防止鱼龙混杂损害消费者信心。(杨天悦)
转自:中国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