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和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 《电机能效提升计划 (2021~2023年)》 (下称 《计划》)。专家指出, 《计划》旨在严格执行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国家标准,进一步强化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加快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应用,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能效提升目标明确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计划》明确指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实现年节电量49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00万吨。推广应用一批关键核心材料、部件和工艺技术装备,形成一批骨干优势制造企业,促进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电机是风机、水泵、压缩机、机床、传输带等各种设备的驱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市政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是用电量较大的耗电终端设备。根据估算,电机能效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用电260多亿千瓦时。如果电机系统效率提升5~8个百分点,每年节约的电量相当于2~3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据相关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电机总产量5.7亿kW左右,节能电机渗透率达到30%左右,但目前国内高效节能电机渗透率不到10%,这意味着未来两年每年渗透率提升至少10个点。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 《计划》的印发,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电机能效标准实施和能效市场监管,淘汰低效落后电机,加快高效节能电机应用推广,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实际的推动意义。
为了实现以上提出的2023年目标, 《计划》特别指出了接下来电机行业的重点任务,分别是:扩大高效节能电机绿色供给,拓展高效节能电机产业链,加快高效节能电机的推广应用,推进电机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提升。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装备
在扩大高效节能电机绿色供给方面, 《计划》提出,要积极推进电机系统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鼓励通过电机性能优化、铁芯高效化、机壳轻量化等系统化创新设计,综合提升电机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高效节能电机关键配套材料创新升级,提升高性能电磁线、高磁感低损耗冷轧钢电工片、轻稀土永磁、水性绝缘漆及防锈漆、低挥发无溶剂浸渍漆等材料绿色化水平;持续提高电机产品绿色制造水平。
在加快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应用方面,明确鼓励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工业行业开展用能设备节能诊断,结合设备能效水平和运行维护情况,评估先进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潜力。
《计划》提出,引导企业实施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电机,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鼓励企业对低效运行的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开展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等。针对变负荷运行工况,推广2级能效及以上的变频调速永磁电机。针对使用变速箱、耦合器的传动系统,鼓励采用低速直驱和高速直驱式永磁电机。大力发展永磁外转子电动滚筒、一体式螺杆压缩机等电动机与负载设备结构一体化设计技术和产品。
提升智能化与产业链水平
在推进电机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方面,《计划》提出,促进电机生产制造智能化、自动化,鼓励应用自动嵌线、绕线、机壳组合铣钻加工、自动冲压、自动化装配、自动检测等设备。加快应用电机智能感知器系列产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等,推进电机系统运行数据采集、计算、存储、通讯一体化。推动电机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运维等产业链各环节数据监测和信息共享,鼓励电机系统设备上云。推进电机产品互联网统一标识和解析技术应用,探索电机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跟踪管理,鼓励搭建数字化协同制造平台,推动生产计划、工艺技术、物料配送、设备监控与维护、质量管控、物流跟踪等系统间数据高效交互,集中管控工艺制造和生产管控数据。
促进电机能效升级,还要积极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计划》明确指出,要推动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研发,加快应用离心式风机、水泵等二次方转矩特性类负载与高效节能电机匹配技术、低速大转矩直驱技术、高速直驱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等,提高电机系统效率和质量。同时,电机行业要推动完善废旧电机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废旧电机回收利用、电机高效再制造与电机使用企业加强合作,创新电机高效再制造运营模式,加强再制造电机与负载匹配技术研究,推进再制造电机质量控制、工艺装备和检测能力建设。组织开展电机高效再制造产品认定,进一步规范再制造电机生产,引导再制造电机产品应用。
此外, 《计划》还从加强组织实施、严格监督管理、强化节能服务和积极宣传引导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其中严格监督管理方面,主管部门将严格执行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20)等国家能效标准,加强能效标识符合性检查,严禁购买、使用和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电机产品。组织实施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对电机用户开展能效监管,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督促企业淘汰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定值的电机产品。(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