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尽管面临新冠疫情冲击、原料价格波动、货运价格高涨、部分地区限电限产等因素影响,纺织行业依旧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实现了 “十四五”良好开局。
“成绩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2021全年运行前高后低的态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随着一些不可持续的增长因素消退,行业稳发展面临压力。新冠疫情演变趋势和我国面临的国际合作环境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对于实现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目标形成挑战,预计2022年将对行业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能力形成重大考验。
行业分化趋势将持续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产业链绝大部分环节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长丝织造、家用纺织品及纺织机械行业同比增速超过10%。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高,全国3.4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262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2335.8亿元,同比增长30.8%。
2021年,纺织行业运行整体向好,2022年能否延续上一年的发展走势?行业发展存在哪些痛点?
孙瑞哲认为,纺织行业分化趋势短期难以改变。产业链各环节恢复程度不均,价格传导机制不畅,中下游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产业链前端的化纤、棉纺行业利润总额同比涨幅高达221.9%和72.3%;中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速普遍处于20%~45%区间;服装行业两年平均负增长5.6%,家纺行业两年平均增长3%。同时,企业发展分化更趋明显,小微企业发展压力明显加大。
同时,国际市场增长动力趋弱。孙瑞哲认为,外需增长的收缩趋势,一方面,来自于宏观经济基本面,通货膨胀压力将促使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对市场消费能力及消费信心形成负面制约;另一方面,来自于国际采购订单布局的再调整,出口订单向我国回流的形势可能会有所改变。
挖掘内需尤为重要
孙瑞哲指出,内需市场重要性在增强。2021年1~11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速在15大类产品中位居第10位,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与疫情前相比增长水平仍然偏低。随着统计基数升高,宏观环境更趋复杂,网络渠道渡过疫情带来的红利集中释放期,内需增长将呈现边际放缓态势,分层次、分领域深度、有效挖掘内需市场空间显得更为重要。
孙瑞哲举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背景下,积极把握农村市场、低线城市消费市场的需求释放机遇;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等政策环境下,积极挖掘各类纺织产品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需求空间等。
2021年,区域布局调整出现新动态。广西、新疆、贵州、江西、山西等中西部省份在纺织行业投资增长方面表现比较突出。这体现出在土地、用工、用能、取水排污等资源条件不断发生变化的形势下,国内区域布局调整在稳步推进。
孙瑞哲表示,随着推进共建 “一带一路”不断取得进展,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综合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持续优化。中国-东盟、RCEP等自由贸易区建设有效改善投资环境,中国西部到东南亚、中亚等地区的跨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逐步贯通,使广西等西部沿海沿边省份获得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新机遇。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构建统筹东中西部、国内外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将成为纺织行业更广泛的发展实践。
稳字当头科技先行
2022年,纺织行业要如何强筋骨,应对挑战?孙瑞哲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 “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责任、提供了遵循。
孙瑞哲说: “稳字当头,行业需要系统推进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创造真实价值、长远价值、潜在价值、共同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孙瑞哲表示,提升行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重点围绕纤维新材料及装备、纺织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先进纺织制成品与装备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推动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创新、应用与转化,走好创新的 “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同时,要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深化绿色全生命周期管理。孙瑞哲表示,新旧能源替代、新旧产能替代,要坚持先立后破,有进有出。在 《纺织行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框架方案》基础上,要推动优势企业先行先试、树立样板,以 “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为先导,为行业企业探索减碳发展路径。要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用好绿色金融工具,完善绿色标准与认证体系。
孙瑞哲强调,要进一步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推进行业企业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新模式新业态规范化发展。深耕县域、农村等下沉市场,融入奥运经济、冰雪经济,挖掘消费潜力。加快专业市场的优化升级,打造时装周、展览会、消费节,丰富消费场景和渠道。要把握RCEP等发展机遇,整合优质国际资源,塑造国际竞合新优势。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产能合作。巩固传统优势,开拓新兴市场,打造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加强国际展会的专业性与影响力,规范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孙瑞哲指出,要坚持 “全国一盘棋”,将产业发展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提升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形成产业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以现代化、数字化、低碳化的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加快培育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发挥东部沿海产业的引领优势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加强产业协作,以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马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