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自然资源部按照区域下达了2022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其中,稀土矿和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0.08万吨和6.3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和持平;分区域来看,湖南、内蒙古、四川相应指标有所增长,浙江、安徽相应指标有所下降,其他省份无变化。
上海钢联铁合金事业部钨分析师饶文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钨矿总量控制指标与去年持平,表明了我国钨精矿的一个行业现状——供应趋于稳定,市场需求逐渐放缓。
数据显示,2022年度省(自治区)第一批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6.3万吨,其中主采指标46890吨,综合利用指标16110吨,均与上年同期持平。但从区域来看,浙江省减少48.72%,安徽省减少62.96%,湖南省增加3.5%,其他3个省份无变化。
对此,饶文博分析称,“首先,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新增产能及投资强度集中在深加工领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其次,增加主产区指标有益于减少生态破坏,并提高安全指数,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最后,小矿山多技术水平低,关闭后可减少开采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不必要浪费,也可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国第一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08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离子型(以中重稀土为主)稀土矿指标11490吨,与上年同期持平;岩矿型(轻)稀土矿指标89310吨,同比增长23.17%。分区域来看,相比2021年第一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内蒙古、四川省分别增加36.44%、2.80%,其他7个省份无变化。
对于区域稀土矿指标的变化,上海钢联稀贵事业部分析师吴龙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尽管稀土矿开采总量增长,但随着2022年终端钕铁硼消费的增加,以及上游加工企业库存的减少,市场仍然供需紧张,年度稀土价格易涨难跌。内蒙古地区的白云鄂博矿含有轻稀土储量最高,且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地理优势原因有利于开采施工。”
从此前下达的《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来看,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0.8万吨和9.72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中重稀土矿开采指标保持不变,增量都来自于轻稀土,轻稀土矿开采指标为89310吨,同比增长23.17%,增量又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北方稀土,北方稀土开采指标60210吨,同比增长36.44%,占总轻稀土开采指标的67.42%。业内人士认为,各个区域的开采指标与当地稀土集团存在对应关系。
北方稀土在互动平台表示,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关系国家发展战略,公司着眼于行业长远发展,避免原料价格持续攀升,倒逼下游应用领域少稀土化、去稀土化,进而破坏稀土上下游产业链,且稀土价格不断攀升将助推海外产能加速扩张,增加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因此,公司多措并举,保供稳价,严格执行国家总量控制计划,维护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稀土价格一直维持高位。截至2月25日,中国稀土价格指数为429.3711,与2021年12月31日相比,上涨26.38%。
对于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如何映射到二级市场,吴龙坤如是说,“二级市场上游以北方稀土为例,下游以中科三环、宁波韵升为例。随着宏观指标、政策和业绩等因素影响,政策利好市场信心提振,年后股市上升动能和乐观情绪明显,稀土个股普涨,稀土价格创近十年新高,二级市场稀土永磁板块表现亮眼。后续还需等待和观察稀土政策等利好消息的催化效果。”
转自:证券日报网